环保产业密集试点“走出去” 新兴增长极加速成长
随着监管环境与市场环境的变化,环保企业的业务结构悄然改变着。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固体废弃物处置、环境监测设备等传统业务承压,多元化发展成为众多环保企业的必选项,而在多元化之路上,海外业务布局成为环保企业发展的重点,这也呼应我国环保行业加大对外开放的政策。
环保产业国际化的提速形式正在日益深化。截至目前,在“以资本换技术”及“走出去”的诉求下,国内环保企业已将海外并购作为重要的战略考虑。公开资料显示,在过去的三年里,已有天翔环境、巴安水务、天楹股份、国祯环保、聚光科技等多家环保公司开启海外并购之旅。而这只是中国企业发力市场的一个缩影。
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当前超过58.94%的海外并购案诞生在欧洲,接近9成的PPP项目、超过半壁江山的设备供应源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面对存量(资产技术)与增量(投资、运营管理、设备需求)两个不同的市场,处于“3.0时代”的中国环保企业正通过并购和PPP的方式,输出投资、运营等综合服务实现弯道超车,其中存量市场的获得基本是收购和并购,增量市场的获得目前正在向PPP方向发展。
在业内人士看来,环保企业跨境业务的密集放行,是国内绿色产业逐渐融入国际资本市场的开端,而该举措一方面能够提升环保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和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加丰富的产品线,提升资产配置能力。另据国内券商预测,随着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联系的日益紧密,未来或有更多环保企业加速布局海外版图,而已“走出去”的环保企业业务范围也有望进一步扩容。
从多家环保企业的海外标的业务信息来看,通过国际化战略,收购兼并,通过外延式发展,迅速掌握先进技术装备,成为众多环保企业海外并购的首善之选。而在收购标的选择中,以技术和产品为目的的收购普遍对标的公司的技术要求相当严格,先进成熟的技术加上现有的市场渠道成为国内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必要条件。
分析人士认为,环保企业海外业务密集释放,意味着环保企业业务创新的趋势正在得到推动。“一带一路”开启时代契机,传递的政策信号向好。而在强监管、控风险环境下,环保企业创新企业或将有序推进。海外业务开展也将有助企业收入结构改善,增厚盈利空间,提升核心竞争力。
在业内人士看来,更多环保企业“走出去”的意义并不在于规模的突破,而是在于产品线的丰富。而产品线的丰富和成熟也将会强化环保企业的不可替代性,进而对环境治理等传统业务形成“反哺”效应。然而,在环保企业积极海外布局的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从外部环境来看,语言、法律、标准、文化、管理……差异无处不在,遍布机遇的同时也少不了许多“坑”。
从企业内部情况考量,内部架构不清晰,层级较多;部分企业将业务拓展至非环境治理业务领域。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汇率变化等因素,业内建议,环保企业可通过组成多元化的联合体,形成优势互补,降低“走出去”风险,实现合作共赢。海外业务需要消耗资本占用,因此通常体量、资金规模足够大且在海外布局更多的环保企业往往具有更明显的优势。
在跨境业务的竞赛上,行业中坚力量和中小环保企业的差距也会越拉越大。因而环保龙头凭借雄厚的资本实力以及强劲的综合实力,在业务规模以及资格均获得优势,预计未来行业集中度会进一步上升。